為強化建設項目的批后管理,貫徹落實鞏義市“4+4+2”工作機制,近日,鞏義市規劃中心組織召開了建設項目批后管理暨違法建設查處工作會議,主要討論研究如何創新批后管理新思路,推行主動服務型執法工作新機制。相關鎮(辦)主管領導以及近30家房地產開發企業主要負責人和主要業務科室人員參加會議。
會議上,首先詳細介紹了建設項目的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流程、規劃變更手續的辦理流程和規劃核實工作流程,并結合實際和具體案例,對建設項目在審批和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難題以及如何解決進行了具體說明,為企業在辦理審批手續中少走彎路出謀劃策。
其次,介紹了建設項目的批后管理和違法建設查處工作情況。一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在項目開工前主動與建設單位無縫溝通對接,通過發放服務手冊、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提前向建設單位宣講法律政策,告知規劃管理流程等相關事宜。二是無情執法與有情服務并重。就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面臨的規劃難題,在遵循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竭盡全力提供規劃服務,解決項目建設困境。三是變被動執法為主動服務。疏堵結合,分析違規后果,幫助建設單位算好經濟賬、時間賬、信譽賬,不但讓建設單位認識到違規的嚴重性,同時起到了管理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確保規劃落實到位。
最后,會議結合規劃審批和批后管理的具體業務,深入淺出的講解了規劃的嚴肅性、違法建設的危害性和批后管理的重要性,并對開發企業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議。違法建設破壞城市規劃,干擾建設秩序,浪費社會資源,侵犯公共利益,損害社會公平。消除違法建設對該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危害,對于優化城市發展環境,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合法依規建設,做到四個“按”,即按審批內容建設、按程序變更、按規定放驗線、按要求規劃核實,杜絕再出現未批先建的行為。
會議強調,各企業要充分利用鞏義的產業基礎優勢、生態環境優勢和交通區位特點,突出宜居特點,傳承歷史文化,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積極投身到把鞏義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城鄉和諧、特色彰顯、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良的現代化城市中來,為把該市建成宜居、宜商、宜業的和諧鞏義而做出應有的貢獻。